Tags
近日,受國立臺灣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的邀請,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數據新聞項目的5名同學代表,帶著自己的數據新聞作品到台北參加了为期2日的交流學習。
(香港浸會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的同學合影留念。)
(香港浸會大學和國立臺灣大學的同學合影留念。)
現今數據新聞已然成為了新聞業的熱門詞之一,同時也越來越受到每個新聞學院的重視。台灣國立大學的新聞研究所早在4年前就開始教授學生如何制作數據新聞作品,還邀請紐約時報新聞圖表資深編輯駐校,为學生在數據可視化方面提供專業指導;而國立政治大學更是鼓勵學生跨學院跨科系,通過自由組隊的方式,針對感興趣的議題,發揮各自所長來完成數據新聞。
(國立政治大學的陳百齡院長(教授兼副院長、整合實驗室中心主任暨電台台長、新聞系主任)給香港浸會大學老師和同學介紹新聞系和該院數據新聞有關情況。)
浸會大學新聞系亦将数据新闻纳入本科教育选修课程,同時通過开展數據新聞項目的相关活動,搭建多元化、多學科的平台,邀請從事數據新聞的專家、記者、編輯深入校園,針對數據新聞感興趣的同學提供更多更好的指導和交流。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數據新聞項目助理魏銘給大家介紹數據新聞項目。)
本次台灣的交流活動由4名國際新聞專業四年級同學以及1名財經新聞專業三年級的同學共同參與。他們分享了自己所做的數據新聞作品。兩所大學的同學積極交流,互相提出意見和建議,取長補短。他們在以後如何更好地處理數據;如何化在今後的新聞報道實踐中更好地運用數據可視化來輔助新聞故事都有了更多的啟發和感觸。
學生感想:
感覺這些作品都很深入,細節都很入微,也有每個故事的新聞點,想要變成一個完整的報導,除了數據分析,最基礎的訪問也同等重要。
——石韜楊/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四年級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四年級學生石韜楊分享關於香港立法會的數據新聞作品。)
感謝臺大新聞研究院的老師和同學讓我們有來臺灣交流的機會。我覺得這次的交流讓我認識更多不同的數據表達方法,也令我明白在做數據新聞報道的時候不只是數據的部分重要,新聞點的處理更是故事的關鍵。
——孫曉彤/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系四年級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四年級學生孫曉彤分享關於中國母嬰健康的數據新聞作品。)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四年級學生鄧詩穎分享關於HIV的數據新聞作品。)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四年級學生陳皓晴分享關於在香港結婚的數據新聞作品。)
(香港浸會大學和國立政治大學的同學正在討論。)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林照真教授給香港浸會大學老師和同學介紹該院數據新聞的情況。)
(香港浸會大學財經新聞三年級學生冼樂欣分享關於香港房價的數據新聞作品。)
(香港浸會大學同學在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大樓合影。)
相片提供:魏銘
Also can click:
Data Journalism Taiwan Exchange Vi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