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讀等身書,如將兵十萬。」近年,地鐵、馬路等公眾場合,隨處都能看見港人機不離手。有不少聲音說,手機的便利與普及令大眾大幅減少閱讀紙質出版物。香港人還願意捧起書本嗎?手機能否逐漸取代它們?
- 紙本閱讀每況愈下?
我們在下班時間到旺角及東涌對199名行人進行問卷調查,當中102人(51.2%)每星期只花兩小時或以下作紙本閱讀,當中有54人(52.9%)甚至沒有任何紙本閱讀習慣。
[iframe src=”https://public.tableau.com/views/datajour2/sheet0?:showVizHome=no&:embed=true”]
[iframe src=”https://public.tableau.com/views/2_2226/1?:showVizHome=no&:embed=true”]
(出處:旺角區及東涌區隨機抽199人)
根據香港公共圖書館提供的數據顯示, 近年來,公共圖書館的借閱量仍有五千多萬本,但借出的紙本書籍數量有逐年下降的趨勢。
但是,香港人為何對紙本閱讀失去興趣呢?在本年四月(2017),香港出版學會就香港市民的閱讀習慣作出了一項電話調查,發現原來近四成半受訪者向來沒有閱讀紙本書籍的習慣。而且,近六成18歲以下的受訪青少年表示自己無閱讀紙本書籍的習慣。
[iframe src=”https://public.tableau.com/profile/angel.leung#!/vizhome/2_1982/1?:showVizHome=no&:embed=true”]
(出處:香港出版學會香港全民閱讀調查報告2017)
2. 這和學歷高低有直接關係嗎?
在此次調查中,似乎沒有。擁有高中學歷或以下的112人中,有53人(47.3%)表示一星期只會花兩小時或以下閱讀紙質出版物;而擁有大專學歷或以上的85人中,則有49人(57.6%)。
[iframe src=”https://public.tableau.com/views/_17583/1?:showVizHome=no&:embed=true”]
(出處:旺角區及東涌區隨機抽199人)
翻查本港八間政府資助大學的圖書館數據,當中四間大學的館藏借出量均錄得整體下跌。另外四間大學則沒有提供相關或完整數據。除香港大學有輕微升跌外,其餘三間大學均錄得大幅下跌。
[iframe src=”https://public.tableau.com/views/1_5109/1?:showVizHome=no&:embed=true”]
*我們將數據中每間大學的借閱量設為“1”,往後每一年的數據均以第一年的為標準得出一個相對值,以比較每間大學圖書紙質書借閱量的趨勢。
出處:嶺南大學圖書館、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香港大學圖書館、香港城市大學圖書館
3. 閱讀走向電子化?
根據數據資料分析顯示,在接受採訪的199個市民當中,其中有185位市民每周都用使用電子設備閱讀的習慣,而有146位市民則表示每週會閱讀紙質出版物。
而在不同類別的文章,市民習慣使用電子設備作為工具閱讀的情況亦不相同。在獲得新聞資訊的途徑上,有56位市民會看報紙,但僅僅只有11位市民選擇只看報紙獲取新聞;有108位市民會使用電子設備獲取新聞資訊。閱讀電子化的趨勢明顯。
[iframe src=”https://public.tableau.com/views/2_2227/1?:showVizHome=no&:embed=true”]
[iframe src=”https://public.tableau.com/views/datajour3/5?:showVizHome=no&:embed=true”]
(出處:旺角區及東涌區隨機抽199人)
4. 香港人「口裡說不」?
- 香港出版學會在2017年進行全民閱讀調查報告,隨機電話訪問了1498名市民,問及受訪者若一本書同時有電子本和印刷本會怎樣選擇。超過五成的受訪者表示會選擇印刷書,只有三成的市民選擇電子本。
[iframe src=”https://public.tableau.com/views/1_5106/1?:showVizHome=no&:embed=true”]
(出處:香港出版學會香港全民閱讀調查報告2017)
香港人似乎更喜好紙本書籍,惟在我們的調查中,從兩種閱讀時間可見他們多會選擇容易取得、節省空間的電子書籍或篇章。當閱讀的喜好與方便無法並存,香港人或會選擇後者。
文:關玉婷、梁安琪、何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