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轉載自 全球深度報導網 Repost from Global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Network (GIJN)
Original Article(本文由簡體中文轉爲繁體中文)
媒體在數字化轉型中,越來越多地用數據可視化作為呈現方式。但許多可視化的作品只是追求形式上的美感,沒有實現數據可視化真正的功能:清晰有效地傳達信息,使讀者更形象地理解數字背後的含義。媒體推出的可視化新聞良莠不齊,水準忽上忽下,卻少有懂行的同行或讀者給予反饋。本週的數據新聞給讀者介紹由Perceptual Edge網站創始人、信息視覺化專家Stephen Few提出的一個標準化衡量規則,評價可視化是否達到了必要的效果。
Few認為,標準化的規則能讓大眾針對同一個方面給予評價,而不只再用空泛的語言描述一些模糊的印象。他認為,可視化的效果分為兩大類,分別是信息豐富性(Informative)和情緒感染力(Emotive)。前者考量的是數據可視化能讓讀者接收到多少信息,後者則衡量能否讓讀者產生一定的情緒反饋。在這兩大類之下,還有七個細分的小標準。信息豐富性涵蓋了五個維度:實用性、完整性、讀者接受度、真實性和直觀性。情緒感染力有兩層含義:一個是美感,另一個是用戶參與度。